《旗津白玫瑰25紀事》由榮獲2022高雄文藝獎之藝術總監陳欣宜,以1973年往返旗津與高雄加工出口區渡輪沉船意外,造成25位年輕女工不幸罹難的歷史事件作為創作題材,邀請馬來西亞籍國際知名音樂藝術家Ng Chor Guan(黃楚原)共同合作,影像由榮獲「2022 WSD世界劇場設計展」專業組影像設計類首獎王奕盛擔綱,舞台設計委由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首獎的知名建築師趙建銘操刀,並經由深入的田野調查,耗時三年,多重尋找與民眾記憶和情感相關的聲音元素,終於醞釀出連結土地情感、刻劃生命樣態之跨國際音樂劇場作品。 作品內容包括〈軌跡〉〈選擇〉〈回家〉三幕,結合聲景音樂、紀實影像、舞踏元素、空間美學…等藝術,經由肢體、聽覺與視覺移動的互動機制層次,展現當代表演藝術跨域交互對應的存在型式,讓她們的故事不凝止在船難的那刻、不再是令人畏懼的靈異傳說,時空將被延展打開,在親人的敘說聲丶在迴盪的海浪裡丶在離港而去還將回歸的船鳴迴圈中,透過「25」這個深植高雄市民心中的符碼,尋著她們離家工作的軌跡,以及面臨選擇關鍵的奇異點,最終回歸各種形態的「家」,並在事件屆滿五十週年之際,經由舞台上的重新演繹,向撐起臺灣經濟起飛的女力致敬!
1960 年代,政府設置加工出口區,以外銷出口免稅的方式,促進外銷賺取外匯,高雄加工出口區成立時,園區內總共有 11 萬名勞工,其中女性竟高達 10 萬人!在亮麗經濟奇蹟的數字背後,必須感恩無數辛勤的女性勞動力的默默付出與貢獻。 1973年往返旗津與高雄加工出口區渡輪沉船意外,造成25位年輕女工不幸罹難的歷史事件作為創作題材。由於當時正值臺灣經濟起飛,許多少女為分擔家計跨海到高雄加工出口區賺錢,僅因不願遲到被扣工資,紛紛擠上超載的渡輪而不幸發生船難,帶走了25位豐沛的靈魂。 「旗津白玫瑰25記事」,藉由渡輪沈船事件,對勞動女性對台灣經濟成長的付出致上敬意,作品經由三年深入的田野調查,多重尋找與民眾記憶和情感相關的聲音元素,經由舞台上的重新演繹,將一個悲傷的歷史事件轉化為人類共同價值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期望,願她們的故事永遠不被遺忘,成為激勵和提醒我們追求公義的力量,並從中看到那個時代的台灣,以及那些年輕女工為家庭和經濟付出的努力。
合作團隊
新古典室內樂團
趙建銘建築事務所
製作人
陳欣宜
導演
黃楚原
舞台設計
趙建銘
影像設計
張博智
燈光設計
鄧振威
服裝設計
黃稚揚
音響設計
徐育聖
平面設計
鄭家喬
舞台監督
陳百彥
執行製作
梁董捷
演出團隊
新古典室內樂團